查看原文
其他

以日本为例—— 公共环境与艺术对城市品质的提升

李晓炜 建筑实践 2022-04-24


以日本为例——

公共环境与艺术对城市品质的提升


李晓炜 LI Xiaowei

《建筑实践》杂志社有限公司社长


* 原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19年11期“城市环境与公共艺术”

妹岛和世设计的直岛海之站外景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改革开放这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保持高速发展,从1979年的17.92%提升到了2018年的59.58%。在此阶段,城镇建设集中在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上,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从居住条件来讲已经超过了小康水平。而相较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塑造、城市环境与公共艺术的建设有所欠缺,这造成了大部分城市在经济发展后反而缺失特色的情况。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城市来说就是要发扬、塑造自身的城市文化和城市性格,破除千城一面的现象。如今很多城市提出了城市更新的需求,在城市风貌、地域特色和城市精神上都有了明确的目标。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看,这恰好反映了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在解决了基本的居住问题(生理、安全问题)后,希望在城市环境和艺术体验上(社交和尊重等情感需求)得到更高的满足感。城市建设在满足基础硬件的要求之后,再往高层次发展都是同城市公共环境和艺术的塑造密不可分、呈正相关关系的,城市公共环境和艺术对于城市风貌和城市文化的培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会具有唯一性,成为城市的符号和文化的代表,例如丹麦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雕塑、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国内也有广州五羊雕塑、兰州黄河母亲雕塑和长沙的青年毛泽东雕塑;而宜人的公共环境就如同城市客厅一样,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社交场所和休憩空间。


我们的城市公共环境和艺术如何给居民带来愉悦的体验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的城市化率高达93%,居世界第一,且中日两国都是人口高密度国家,日本经历过,或现存的城市更新、老龄化社会、乡村空心化等问题恰恰也是我们将要或正在面临着的。所以,我们可以吸取其城市化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此次,笔者有幸参加了一个日本公共艺术和建筑艺术的考察活动,亲身感受到了城市公共环境和艺术的塑造对城市文化培育和品质提升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日本通过公共艺术,在城市与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许多实践,如东京“FARET立川”公共艺术工程、新潟三年一度的“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濑户内海岛屿及周边三年一度的“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同时,本次建筑考察的线路依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作品而设定,并访问了其事务所。值得注意的是,安藤先生亦参与了濑户内海的许多项目,在其中,建筑往往与公共艺术相结合,一同呈现给观众。


1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


“濑户内国际艺术节”是以濑户内海岛屿群及周边部分城市为舞台所举办的当代艺术国际艺术节。2019年“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展品由世界著名艺术家、建筑家和当地居民同心协力打造,分布在濑户内海12座大小岛屿和两个港口城市,分为“春之感触”“夏之欢聚”“秋之拓展”3个展期对外开放。其中部分项目按季节时间段展出,其余为常设展品。此次笔者对犬岛、丰岛与直岛进行了考察。


1.1  犬岛

犬岛面积很小,曾因采石和冶炼而辉煌,岛上开设有铜矿石精炼厂。战后,岛上人口大量迁出,现有居民不足百人。人口的流失导致了岛屿发展停滞不前。基于此,艺术家们和建筑师三分一博志将炼铜厂的遗址改造为精炼所美术馆,不但用公共艺术的手法将工业遗产激活,且保留了浓厚的历史记忆;同时,全岛也规划了各系列公共艺术项目,如居民区集中设置的“家计划”,由建筑师和艺术家们合作完成,带给游客艺术体验的同时亦可提供休憩。


从海面远眺犬岛精炼所

家计划S邸


1.2  丰岛

丰岛美术馆是日本旅行的必去景点之一,由建筑师西泽立卫设计。它体量不大,没有馆藏作品,反之,建筑本身作为一件艺术品像露珠一样被轻放在自然的山坡之中。馆内混凝土地面上分布许多微小出水口,不时有水珠冒出。水珠们聚合、分离、再聚合,汇成细流随着地面坡度缓缓流向低洼处,汇成大水泡后流入地底。美术馆顶的两个洞口对外打开,参观者可以直接看到室外的蓝天绿树。很自然地,游客进入建筑后,嘈杂声便消失了,他们或坐、或卧、或静立,看水珠的流动,听自然的耳语,得到一种完全不同于忙碌烦躁都市生活的心灵体验。空灵山野间充满禅意。


丰岛美术馆外景

从丰岛美术馆天窗看向室内 © 宋春华


1.3  直岛

直岛以美术馆和博物馆闻名,是公共艺术项目最集中的岛屿,安藤忠雄的贝尼斯之家(Benesse House)美术馆及酒店、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南寺、安藤忠雄美术馆等等也都是极其精彩的建筑项目——整个岛屿俨然是一座大型的公共艺术博物馆。安藤忠雄从1988年起开始进行直岛相关项目的设计,至2013年安藤忠雄美术馆最终落成,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与尊重场地的设计态度赋予了这些作品独有的“直岛个性”:在地中美术馆,建筑师顺应山势,将建筑埋于地下,使美术馆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从设计伊始,馆内将布置的艺术作品的展陈方式与相应空间就被仔细推敲,几何形天井引入的天光也增加了观看及空间体验。安藤忠雄很注重公共艺术与建筑的结合,他在贝尼斯之家酒店面向大海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中设计了一个水景,并设置了公共艺术品集中展示的区域——草间弥生的“大南瓜”就位于酒店海岸的栈桥上,这件作品也成了“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标志物之一。李禹焕美术馆入口广场前矗立着的 “石头和柱子”作品,与背后墙体形成了构图上的强烈对比。清水混凝土材质与直岛自然环境相融,充分尊重了自然的山水肌理与格局。

直岛的公共艺术品

 <<  滑动查看更多  >>

贝尼斯之家酒店内外

 <<  滑动查看更多  >>

李禹焕美术馆   

 <<  滑动查看更多  >>

2  淡路岛


淡路岛位于日本兵库县,在本州岛和四国岛之间,其东南侧是太平洋,是濑户内海的东大门。淡路岛本身不在“濑户内国际艺术节”的范围,但因为岛上安藤忠雄专为其设计的淡路梦舞台,故它也成为建筑考察的必经之处。在1989年大阪修建关西机场的填海工程中,淡路岛为了提供建设土石而留下一个采掘场。采掘场表面布满裸露的土石,像是岛屿的一个大伤疤。其后,淡路道作为震中,经历了阪神大地震,采掘场更是成为了一片锈地。


安藤忠雄在这块土地上规划、设计的综合性旅游开发项目,囊括了酒店、商业、国际会议中心、景观步道、瞭望台、圆形广场、椭圆广场、温室、露天剧场、台地景观和植物园等等。建筑师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使庞大的建筑群融入自然中。淡路梦舞台的每处转折都充满了不同的视觉体验,带给行人探索的乐趣。安藤光系列的作品之一“海之教堂”位于威斯汀酒店的二层,其屋顶十字形镂空的玻璃将天光引入,并投射在正前方墙面的幕布上,形成一个光影十字架,营造出浓厚的宗教氛围。另外,“贝之滨”广场由约100万片贝壳设计而成,本是水产加工剩余品的材料,在安藤手上获得新生,成为景观的一部分——这也是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的另一种实现手段。没有无用的材料,它们需要的是合适的位置。

淡路梦舞台百段苑

 <<  滑动查看更多  >>

贝之滨广场、景观长廊、海之教堂和椭圆广场

<<  滑动查看更多  >>

3  立川


位于东京都多摩地区的立川市,在二战后曾是美军空军的驻地,1977年被日本政府收回。为改变城市的军事化印象,立川市政府寻求城市转型,决定用公共艺术重塑城市文化。北川富朗策划的“FARET立川”项目于1994年完成——在原美军空军基地上,109件公共艺术作品被设置在11栋建筑组成的7个街区,使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大美术馆。这些艺术品邀请全球的36个国家的92位艺术家来设计,表现出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同时,许多城市公共设施、城市家具(如过街天桥、楼梯、路灯、座椅,甚至建筑山墙面、地面等)与艺术装置相结合,被赋予了艺术生命力,成品兼顾了实际使用需求,也使公共艺术功能化;同时,这些作品充满互动性,吸引市民参与其间,增加了艺术的体验感。立川的公共艺术品密度可谓世界第一,几乎覆盖了所有的公共空间类型,堪称随时可偶遇、处处有惊喜,真正做到了公共艺术与城市街区融为一体。

立川街头的公共艺术作品

<<  滑动查看更多  >>

立川街头的公共艺术作品

<<  滑动查看更多  >>

4  开放性公共空间中的公共艺术


除了专设艺术展、艺术节的特殊场所,常规城市中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亦能对环境体验与空间品质产生巨大影响。例如位于大阪梅田TOD项目站前的地下咖啡厅,面对车站综合体的水面上安放着一个可爱的卡通熊;在梅田另一处,安藤为公交站旁的人行道设计了一座体量巨大、布满花草的绿化墙,其名为“希望之壁”,在不同的季节带给市民绿意。


在立川街头,一处街心公园和公共艺术品结合,配置了供公众休憩的公共设施,成为市民聚集、交流的场所;而在环绕着皇宫、东京火车站和繁华的商业设施的东京丸之内的高楼大厦之间,亦被打造出一个小花园,浓厚的商业氛围搭配定期调整的艺术品,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周边的人群——这两处公共空间的形式与对应人群各不相同,但都尊重了本地空间的个性,结合公共艺术作品,精心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城市客厅。


东京的上野公园则给人带来另一番感受。作为一个大型城市公园,大量近现代博物馆、艺术馆、文化中心及神社都坐落于此,充满文化气息。建筑的主要出入开放空间中多配有雕塑等公共艺术品,其中不乏名家之作。例如,在柯布西耶设计的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入口广场上,布置着罗丹“地狱之门”“加莱义民”、布德尔“赫拉克勒斯”等著名的古典雕塑作品;前川国男设计的东京都美术馆的入口广场中,则安置了许多抽象作品;国立科学博物馆旁,一条巨大的蓝鲸雕塑吸引着游客的眼球——建筑及公共艺术品与环境相得益彰,为游客带来多样的艺术体验。


大阪希望之壁前排队候车的人 © 宋春华

东京、大阪及立川的城市开放性空间

<<  滑动查看更多  >>

东京上野公园内的公共艺术

<<  滑动查看更多  >>

5  对日本考察案例的思考


此次考察的对象可被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公共艺术助力城市更新,如“FARET立川”项目。立川的案例具有首创性意义,它在打造城市空间的同时,结合公共艺术赋予其活力,提升了城市整体的文化品质和知名度——此项目所在街区只有约1千个停车位,每天的上班族约1万人,而日均游客量则在3万人以上。环境艺术使立川闻名于世,重新激发了经济衰退后萧条的城市活力,使城市成功转型。


第二,公共艺术助力乡村复兴,如“濑户内国际艺术节”项目。濑户内海的岛上的乡村远离都市圈,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的收入相比于本州、四国等大岛差距不少,导致逐渐人口流失、村镇衰败,空心化现象严重。经过长时间根植于公共艺术项目的策划实施,不但濑户内海的海岛乡村得到复兴,周边沿岸部分城市旅游业也被带动,逐渐兴起。相比于立川项目,濑户内案例的手法多样而娴熟。它利用了直岛等岛屿已经形成的公共艺术和建筑的浓厚氛围,结合旅游产业拉动周边失能、衰败的海岛,通过建筑和公共艺术使其重新活化,改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工作业态,以此促进居民回流。在带给公众别有趣味的海岛艺术文化的体验的同时,打造出世界知名的海岛艺术链。现在,“濑户内国际艺术节”已经成为现代公共艺术的盛会,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旅游者汇聚至此,濑户内海曾经衰败的小岛如今成为了旅游达人和文艺青年的朝圣之地。“濑户内国际艺术节”让濑户内海地区找回了往日的活力和自信,让濑户内海成为希望之海。


第三,公共艺术活化工业废地,如“淡路梦舞台”项目。淡路岛上的废弃工业锈地,通过建筑师的规划与设计变废为宝,成为一个同自然有机结合的建筑艺术和公共艺术的经典作品。同时,它成功地提升了工业废地的价值,将一处无人问津之地变为旅游和国际会议的火热目的地,为淡路岛带来了极高的知名度和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工业废地活化再利用的经典案例。


第四,公共艺术结合开放性公共空间。在此次考察范围内,无论是大阪、立川还是东京,城市中的开放性公共空间往往与公共艺术的设置紧密结合,且公共空间和艺术品的设计、施工都极其精良,以优秀的艺术品味和文化体验汇聚并留住人群,以城市客厅的角色来提升城市的整体文化品质。


妹岛和世设计的冈山大学咖啡厅

丹下健三设计的东京圣玛丽大教堂


6  结论


日本的成功案例对于我国当下城市更新和城市文化的打造具有启发意义。结合国内城市环境和艺术的发展,对于如何通过公共环境和艺术的营造来提升城市品质,笔者产生如下思考:


其一,城市公共艺术要与城市开放性的公共环境空间结合考虑,两者应该在城市设计阶段予以同步规划,放大至城市规划尺度上也应当有所体现。目前,我国的城市公共艺术规划往往相对滞后,类似于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完成后的填空和补缺,缺乏有机生长和系统性建设,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培育。城市文化的脉络浸透于城市之中,开放性公共空间是城市的客厅,也是文脉交汇之处,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则是公共空间的点睛之笔,是城市文化的精髓所在。


其二,开放性公共环境空间的营造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体验感。现在最热门的实体经济模式就是体验经济,丰岛美术馆是一例。建筑师在设计的同时应自问:公共环境空间的塑造是否宜人?能否让人驻足?开放性公共环境空间有了人气才会带动周边商业活动的发展,而其间的公共艺术品也是如此——群众大多喜欢能够与之互动、带来体验感的艺术品,而冷漠、难以近距离体验的艺术品则会拒人千里。


其三,城市公共艺术的营造要考虑其所在环境,体量、形式都要与环境相协调,且应尊重该城市空间的个性。若一件作品有强烈的标志性,那么就要精心选择其展示场所,并根据艺术品的个性调整其所在的环境与空间。如古希腊帕提侬神庙女像柱,当代盖里、扎哈的作品,我国甲午海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二期等,都是古今中外建筑和公共艺术结合的优秀案例。


其四,不能急于求成,要有“精品意识”和“工匠精神”。立川项目的完成耗费近3年时间,淡路梦舞台的诞生前后花去7年,而安藤忠雄更是用了近26年,才通过直岛的一系列的项目将其打造成当代的艺术圣地。文化需要沉淀和积累,公共艺术追求原创性和唯一性,宁缺毋滥、宁慢毋快。城市公共空间的提前科学规划与耐心打造缺一不可,追求速度与量产的作品大多粗制滥造,它们反而会降低城市的文化及空间品质。


其五,建筑师应对公共环境和公共艺术的打造主动担起责任,起到主导作用。在国际上,公共艺术作品常诞生于建筑师领域,而国内建筑师少有重视。这项工作本身属于跨界的范畴,建筑界、艺术界、文化界都可涉足,但就城市空间的深入探索来说,建筑师应居主导地位,国际上的成功案例都少不了建筑师的主导和策划。我们一方面要在建筑领域对公共艺术与环境的创造加强宣传,一方面建筑师也应主动作为,不要失去这块阵地,否则真正受到伤害的是城市与文化。


城市环境空间的营造归根到底要让公众来评判,优秀的开放性城市空间会提高城市的品质,成为城市的名片。我们现在面临着城市更新、城市双修的大格局,不应错过建设城市更高层次需求的机遇。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城市的公共环境空间能够变得优雅而舒适,使人驻足或休憩;老人、儿童可以愉快地在室外游戏,享受城市带来的安全感;公共艺术品也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市民能够自然地遇到它们并与之互动。每个街区都有自己的特质,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它们和而不同、各具魅力,世界丰富多彩、美美与共,让人类“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 / 徐抒文


© 建筑实践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回顾 |《建筑实践》2019年11月特辑:城市环境与公共艺术城市环境与公共艺术

人物 | teamLab创始人猪子寿之其人!

技术拓展思考;艺术重塑城市——专访teamLab品牌主管工藤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